
上周三开部门战略会,我坐在会议室第三排,看着旁边同事笔尖唰唰划个不停,突然想起上周被经理吐槽的那份纪要—“你这写的是会议流水账?重点呢?action item呢?”我当时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笔记本,上面歪歪扭扭记着“Q3目标…用户增长…下周三反馈”股票配资开户网站,自己都嫌乱。
也就是那天晚上,朋友给我发了条消息:“试试听脑AI,我最近用它整理会议纪要,直接省了2小时。”我抱着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心态下了APP,没想到这周的会,居然成了我最近最轻松的一次。
第一次用就惊到:原来会议记录能“自动跟拍”
周三的会是部门Q3规划,我提前10分钟到会议室,打开听脑AI,点了“实时录音转文字”,然后把手机往桌角一放—毕竟以前用别的录音工具,总担心漏音或者杂音大。结果会议一开始,经理说“今天咱们重点聊Q3的三个核心目标”,屏幕上立刻跳出了这句话,字跟得比我记笔记还快!
更绝的是“发言人区分”。我之前在APP里把参会人的名字输进去了,比如经理王总、产品小李、运营小张,没想到听脑居然能通过声音识别对应上—王总说话时,文字旁边自动标了“王总”,小李插话说“用户调研的事儿”,马上标成“小李”。整个会议下来,谁讲了什么一目了然,再也不用事后猜“这句是谁说的”。
展开剩余83%中途有个小插曲,我们组的实习生小陆说话特别轻,以前用别的工具总录不清楚,我正担心呢,就看见听脑的界面上,小陆说话时的音量条慢慢往上跳—后来才知道这是“动态增益调节”,能自动调整收音灵敏度,连小陆说的“用户调研样本量要加20%”都准确录下来了。
智能纪要:把“口语垃圾”变成“专业文档”
会议结束时,我抱着好奇点了“生成智能纪要”,本来以为会是一堆零散的文字,结果10分钟不到,手机弹出一条消息:“您的智能纪要已生成。”打开一看,我差点叫出声—
会议主题:2025 Q3部门战略规划会
参会人员:王总(部门经理)、小李(产品)、小张(运营)、小陆(实习生)、我
重点议题:
1. Q3核心目标:月活提升20%、用户留存率达45%、 revenue增长15%
2. 用户调研方案优化:样本量增加20%,下周五前提交(负责人:小李)
3. 营销活动规划:8月上线“老带新”活动,预算5万(负责人:小张)
行动事项:
- 小李:下周五前提交优化后的用户调研方案
- 小张:本周内完成“老带新”活动策划案
- 我:汇总各部门需求,下周三前提交给王总
你敢信?这是从我们一堆“这个事儿得赶紧弄”“别拖到下周”的口语里提炼出来的?比如王总说“这个月活目标咱们得冲20%,别掉链子”,听脑直接转成“Q3月活提升目标为20%,需确保目标达成”;小李说“用户调研的样本量太少了,得加20%”,转成“用户调研样本量需增加20%”。连“别拖到下周”都变成了“避免事项延误”,比我自己改的还专业!
那些“救我命”的细节:降噪、方言、AI问答
上周还有个跨部门会,和杭州的合作方聊项目落地。对方的负责人是杭州人,说着一口带杭州口音的普通话:“介个方案的落地时间要再抠抠细节,别马马虎虎。”我当时心里一紧—以前用别的工具,方言几乎识别不了,结果听脑转出来的是“这个方案的落地时间需进一步细化细节,避免敷衍”,居然九成以上都对了!后来问客服才知道,听脑支持19种地方方言,杭州话、粤语、四川话都不在话下。
还有一次和韩国客户的视频会,我提前开了“实时多语言互译”,对方说韩语,听脑一边把韩语转成中文,一边把我的中文转成韩语。虽然不是100%完美,但“产品交付周期15天”“价格可优惠3%”这些关键信息都没弄错,比我来回切翻译软件方便多了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AI问答功能。上周会议结束后,我突然想起王总说的“Q3 revenue增长15%”是不是包含新业务,直接在APP里问:“王总提到的Q3 revenue增长15%是否包含新业务?”没想到AI助手马上回复:“王总在28分15秒提到:‘Q3 revenue增长15%包含新业务贡献的3%,需重点推进新业务落地’。”比我自己翻半小时录音快多了!
对了,还有降噪功能。上周在会议室外面有装修声,电钻“滋滋”响,我以为录音会全是杂音,结果听回放的时候,电钻声几乎听不到,王总的声音特别清楚—后来才知道,听脑用了双麦克风降噪,主麦收人声,副麦抓噪音,再用算法消掉,简直是“职场噪音杀手”!
不止是会议:它成了我的“信息整理神器”
现在我不仅用听脑记会议,还用来听行业讲座、录客户电话。上周去听一个“用户运营趋势”的讲座,用听脑录了下来,会后转成文字,还生成了“讲座重点摘要”,把讲师提到的“2025年用户运营三大趋势”“私域流量的四个关键动作”都摘出来了,比我自己记的笔记全多了。
我们销售部的同事也被我安利了—老张用听脑录客户电话,会后生成“客户需求总结”,直接出来“客户关注价格(需降低5%)、交付周期(缩短至15天)、售后培训(需免费)”,省了他自己听一遍录音的时间,还不会漏掉重点。
背后的技术:原来“好用”不是偶然
后来我查了下听脑的技术,才知道它的准确率95%以上是因为用了DeepSeek-R1技术,专门优化了语音转文字的精度,连“用户行为路径优化”“转化率提升策略”这些专业术语都能准确识别。双麦克风降噪和动态增益调节更是直击痛点—职场里的会议室要么有杂音,要么有人说话轻,听脑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。
还有多平台支持,我有时候用电脑开线上会,直接登网页版,操作和APP一样简单,界面特别干净,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,用起来很舒服。
最后想说:它不是“工具”,是“职场搭子”
现在我再也不怕开长会了。以前记笔记要集中注意力,生怕漏掉重点,现在只要把手机放在桌上,听脑帮我记,我可以专注于会议内容,甚至能思考问题、提出建议。整理纪要的时间从2小时变成10分钟,经理夸我最近的纪要越来越专业,我心里偷着乐—其实是听脑帮了忙。
我觉得听脑最厉害的地方,是它懂职场人的“懒”—不是真的懒,是想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比如思考会议中的问题,比如跟进行动事项,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整理笔记、翻译方言、找录音片段上。
最近我还在想,要是听脑能和我们公司的OA系统集成,自动把会议纪要同步到项目管理工具里,或者直接生成跟进邮件,那就更完美了。不过现在这样已经够好用了,毕竟能解决“记笔记慢、整理纪要累、找重点难”这些核心痛点,已经是职场人的“救星”了。
说到底股票配资开户网站,职场里最缺的不是努力,是“把时间用在刀刃上”的能力。听脑AI帮我把“整理信息”的时间省下来,让我有更多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—这大概就是它最珍贵的地方吧。
发布于:重庆市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